顯示具有 保健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保健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人電強身功




7號穴道:
大姆指抵著耳朵上端為起點,以頭為中點。當食、中、無名指按下之處為7號之穴道。

6號穴道:
以眉心為無名指的底,當食、中、無名指放在額頭上,中指為6號穴道。

5號穴道:
位于兩肩與脊椎骨的交叉點上。

4號穴道:
由腋下往脊椎之方向平行滑到脊椎點,此點為4號穴道,也就是心臟後面的脊椎骨上。

3號穴道:
以自己的肚臍為出發點,劃圓圈到背後,兩中指相交叉於脊椎上之點為3號穴道。也就是位於肚臍後之脊椎骨上。

2號穴道:
位於脊椎骨最尾節上。

1號穴道:
位於肛門與下陰之間。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中風辨識要訣

有個朋友,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
瑛格莉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承了一盤新的食物,然後她就跟著 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

瑛格莉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他的太太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瑛格莉就過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

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癥兆,瑛格莉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有些人不會死,但結局是處於無助無望的景況中。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神經科醫師說,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
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

感謝上帝讓我們記住 STR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身邊的人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造成嚴重的腦傷。
醫生說,旁邊的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 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raise) 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 另外一項中風癥兆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果舌頭是「彎曲」的,如果舌頭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癥兆 。

上面四個動作, 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119 !!!
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員聽。

心臟科醫師說,收到這封電函的人,若能將它轉寄給 10個人,
就至少可以救一條命。

牙齒保健小常識

每天飯後及睡前都需刷牙,是每個人應該要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而刷牙也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在睡前更是不可以忽略或遺忘其重要性。

  國人對於牙齒的保健,一向不怎麼重視,不僅平時不會特別去在意,連牙疼時也不太願意去看醫生,日積月累下來,很多牙齒都病了。也許就是我們太習慣了,所以容易忽略每天刷牙的小動作,其實,只要多花一、二分鍾的注意,你也可以擁有健康又堅固的牙齒喔!

*刷牙的方式

  牙周病專科醫師陳鵬文說,在選購用具前,消費者們應謹記重要性的排序,即是刷牙法→牙刷→牙膏。我們一般人在刷牙時,通常都是牙膏牙刷在嘴裡胡亂刷兩下就急忙用水漱淨,深怕會有牙膏殘留在嘴裡,但是牙..膏的主要作用原本就是殺菌,應該讓泡沫在口中停留一分鍾左右較好,再者由於牙膏裡所含的鈦粉是硬度很高的化學物質,刷牙時再和牙刷配合使用,會在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上呈現刮痕,而這些刮痕就是用餐後食物殘渣容易堆積的地方,也是牙菌斑的繁殖點。

  其實要消除這些刮痕的方法很簡單的,就是在牙刷刷牙的動作完成之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沾點牙膏內外輕搓上下兩排牙齒約二、三分鍾,有點類似五金類物品的拋光程序,每次都這樣做的話,不但能使你的牙齒呈現亮晶晶的光彩,更可減少食物殘渣的堆積,不讓牙菌斑有多餘的生存空間。

*牙刷

  牙刷是直接接觸到我們牙齒表面的工具,所以保持它的清潔對我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通常一般人都是把牙刷放在浴室裡,長期地處於潮濕狀態中,刷毛的間隙容易成為細菌和病毒居留及滋長的溫床,因此,為了避免感染疾病或影響健康,最好還是改變一下家中牙刷放置的位置,保持它的通風乾燥。

  如果患過感冒,則在身體痊癒之後要將牙刷用消毒液浸泡消毒過、或者是更換一隻新牙刷再使用比較好。

*牙膏

  選購牙膏時,最好能針對自己的情況作選擇,有蛀牙者選擇含氟、超氟配方,有過敏性牙齒者選抗過敏牙膏,若您的情況較為特殊,則應去求教牙科醫師。至於材質方面,牙粉顆粒較牙膏偏大,消費者若使用不慎,容易磨損齒面的琺瑯質。

一般市面上販售的含氟牙膏濃度約在1000ppm左右,而含氟濃度在500ppm~1500ppm的牙膏使用效果則沒有很明顯的差異。

牙膏的用量:成人使用含氟牙膏,用量約在1/2牙刷頭的位置就足夠了,而學齡前兒童使用含氟牙膏用量不應超過黃豆粒大小,以免牙膏過多造成吞咽,對身體不利。

12種讓你年輕的方法

1. 梳頭:

各式梳子或手指也可,每日梳數十至百下,具有按摩頭皮、醒腦開竅的功效,對眼力、聽力也很有幫助。


2. 鳴鼓:

  以手掌緊壓住雙耳數秒,然後迅速脫離,此法可振動耳膜,減緩耳窩退化;閒時也可常

按摩耳朵,不論揉、挑、彈各種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頭痛、暈車等諸多不適,體質虛

弱者常按摩耳朵,還可防止感冒。


3. 揉眼:

自尋手部柔軟的部位,揉按眼睛、睛眶四周,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明目、醒腦,還兼具美容作用。

 

4. 捏鼻:

常以兩手食指摩擦鼻翼兩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進嗅覺靈敏,減少鼻過敏或呼吸道感染機會。

 

5. 叩齒:

齒對齒輕叩,或牙齒空咬,可防止牙齦退化、牙周病等口腔問題;此法還可促進臉頰肌肉活動,使臉頰豐潤,老 來不致雙頰下垂。

 

6. 吞津:

閉口做漱口狀數回,然後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觸空氣氧化時,並不會發生異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許多消化酵素與營養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 轉頸、聳肩:

肩頸部有脊椎及許多通往頭部的重要血管,常轉動頸部,聳聳肩膀,幫助肌肉活絡,年老時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大幅降低。

 

8. 乾擦:

用手掌或乾毛巾在臉部抹擦數回,胳膊等裸露處也可以此法抹擦,有助皮表循環,皮膚潤澤。

 

9. 拍肩:

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10. 轉腰:

右手順彎腰之勢向左腳尖伸展,起身,換左手向右腳尖伸展,輪替數回。


11. 握拳:

雙手緊握後放鬆,反覆數回,直立或坐姿時均可從事。

 

12. 踩腳尖:

右腳跟踩左腳尖,左腳跟踩右腳尖,交替數回。

 

祝 青春永駐

抗癌蔬菜的排行榜



癌蔬菜的排行榜

 

國內外科學家在研究開發抗癌蔬菜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果。

通過對 40 多種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與實驗性抑癌的實驗結果,

從高到低排列出 20 種對癌有顯著抑制效應的蔬菜,供大家參考。

 

其順序是:
1. 熟甘薯98.7 %2. 生甘薯 94.4% 3. 蘆筍 93.7%
4. 花椰菜92.8% 5. 捲心菜91.4% 6. 菜花90.8%
7.歐芹 83.7% 8. 茄子皮 74% 9. 甜椒 55.5%
10. 胡蘿蔔46.5% 11. 金花菜 37.6% 12. 苤藍 34.7%
13. 薺菜 32.4% 14. 芥菜 32.4% 15. 雪裏紅 29.8%
16. 番茄 23.8% 17. 大蔥 16.3% 18. 大蒜 15.9%
19. 黃瓜 14.3% 20. 大白菜 7.4%

 

科學的實驗分析證明,在蔬菜王國裏,熟、生甘薯的抗癌性,

高居於蔬菜抗癌之首,超過了人參的抗癌功效。

 

在人們常吃的蔬菜中, 番茄所含的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

能夠抑制某些致癌的氧游離基。

 

菠菜、芹菜等深綠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且綠色越深,抗癌效果越強。

蔥、大蒜等刺激性蔬菜,含有大量抑制癌生長的化學物質。

 

人類的十個最佳時間

人類的十個最佳時間


1.唸書的 最佳時間

早上 醒來頭腦一定會昏昏的,但去洗把臉後,就會清醒多了,
這時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而此時唸書或是記東西都會比較容易!


2. 運動的 最佳時間

早晨的時候出去散散步是不錯的,
因為早晨的空氣是最新鮮的,在散步時多呼吸些清新的空氣,
不僅可以提神,對身體又很有幫助,但切記不要做劇烈運動喔!

3. 吃水果的 最佳時間

飯前一小時 吃水果最有益,因為水果是生食,吃生食再吃熟食,
體內就不會有白細胞增高的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增強防病抗癌的能力。

4. 鍛煉的 最佳時間

傍晚時 鍛鍊身體是最好的,因為人的各種活動都受〝生物鐘〞的影響,
無論是身體的適應或體力的發揮都在下午近傍晚時分最佳,
早上則反之,運動時的血壓和心率都較傍晚時高,對人體有害。

5. 洗澡的 最佳時間

晚上臨睡前 ,洗一次溫水澡能讓全身的肌肉和關節放鬆,有助於安然入睡。

6.減肥的 最佳時間

飯後45分鐘 。在二十分鐘內散步行程1600米,最有利於減肥。
如過二小時後再散步二十分鐘,
則減肥效果更佳。

7.睡眠的 最佳時間

午睡最好從午後一小時開始 ,這時身體感覺較遲鈍,很容易入睡。
晚上則以
十時至十一時上床最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一般在淩晨二時至淩晨三時,
而人在睡後一個半小時進入深睡狀態。

8.刷牙的 最佳時間

應在每次進食後三分鐘內 ,因為飯後三分口腔內的細菌開始分解
食物殘渣中的酸性物質,腐蝕溶解牙釉質。

9.護膚的 最佳時間

人體皮膚的新陳代謝夜間十二時至凌晨六時最為旺盛,
因此
睡前護膚有促進和保護皮膚新陳代謝及保護皮膚健美的作用。

10.飲茶的 最佳時間

飯後立即喝茶不科學,因為飯後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的鐵鹽,
降低鐵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誘發貧血,等
飯後一小時,食物中的鐵質已基本吸收完畢,
這時喝茶就不會影響鐵的吸收了。

記住了沒~~

我親愛的朋友!希望人人都能選對時間.才有健康的身體.

奇妙平甩功..直腸癌患者三個月練到腫瘤消失..

有出書喔 李鳳山平甩功..非常簡易的氣功 ..

… 許多人因為練習「 平甩功 」而創造了健康的奇蹟:一位腦神經外科醫師的大腸; 直腸癌在三個月內練到腫瘤消失!一位罹患糖尿病幾乎失明的女士甩手一年半之後竟然視網膜再生!一位小兒 痲痹 患者不但拿 掉腿裡的鋼釘還攀上玉山!一位被醫生宣判死刑的七十歲老先生憑著毅力甩掉了 末期攝 護腺癌!其他還有 罹 患中風、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潰瘍、更年期、失眠、憂鬱症等大小身心疾病的患者,因為鍛鍊平甩功而重獲健康,類此實例不勝枚舉!

平甩功甩出健康與幸福 文/李鳳山

其實甩手功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流行了,但是有的甩手功,女性生理期不能練;有的甩手功,孩子太小不能上手,也不能練;有的則是年紀太大,關節比較硬化的時候,也不太能練。所以,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將甩手的方式更簡單化了。

「平甩功」出自兩大系,一為達摩老祖的「易筋經」,一為張三丰祖師的太極功,主要在「平」的意境上多下功夫。「平甩功」能讓氣血到達四肢末梢,排出不潔之氣。而且基於十指連心的道理,氣血會回流循環到五臟六腑,使全身氣脈暢通,筋骨鬆開,使全身靈活、有彈性。這個功法學起來很簡單,而且經過持恆鍛鍊,可以改善各種身心病症。

平甩功的特點:
許多的甩手功有練習的禁忌,而且不是什麼人都適合練習。但是「平甩功」不同,它乃是經過梅門多年的體證,屬細水長流型。在動作上講究寧可慢不要快,練的時候全身放鬆,手自然擺動;但雖說是放鬆,又鬆中有動,而非完全的靜止;動中又有鬆,也非用力的動態,所以是一種很細緻的運動,而且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此外,練習時只要呼吸自然就好。

平甩功的鍛鍊

動作說明:
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兩手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不要刻意用力。
3.甩到第五下時,微微屈膝一蹲,輕鬆的彈兩下。

練習原則:
1.一開始就要培養一種心境:不取巧、不求快、不貪功。
2.腳踏實地,呼吸自然。
3.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微微舒指,高度不過肩。
4.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5.蹲的時候,保持膝蓋彈性,視個人放鬆狀況,可高蹲亦可低蹲。
6.速度和緩,保持規律。
7.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以上,效果更好。
8.練完之後,慢慢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氣血循環、氣機穩定。

平甩功的效果

●甩五百下大約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可以達到渾身的循環,第二個十分鐘開始進入我們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鐘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平甩時,因為放輕鬆,保持四平八穩,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練出韌性和彈性,體會「在有力中無力」、「在無力中有力」的意境。

●平甩的屈膝動作,非刻意負重與用力,要保持輕鬆,因此長期鍛鍊之後,膝蓋會更靈活有勁、不老化,甚至退化的關節也會活化開來。

●每甩第五下蹲一蹲,鬆中帶沉,一沉到底,讓人不會心浮氣躁,也不會因為不斷地動而變得身體緊張。這個規律性,使人動靜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漸能進入高妙的神定狀態。

● 整體來講,十指充滿而後感傳,由感傳而循環,因此,五臟六腑很容易得到滋養,甚至受損的臟腑也會得到修復。即使是年紀大的人,只要用心鍛練,就可以消除許多老毛病和老人病,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Q:要練多久,身體才會有明顯提升的感覺?
A:這裡面有個小學問,氣功不論好壞,只要了解其理論基礎,每個人都能夠把氣功練得很好。有句話說:「每日十分鐘,十年不得了」。不管是有沒有時間,或是自己很懶惰,只要每天能夠花十分鐘,就能夠見效。不管是運動、氣功、打拳,最重要的就是循環,循環一好,其他的緊接著就好起來了;如果循環不好,其他的都不用說了。所以能夠每天持續不斷,在個人睡眠的前後練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保證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甩功 Q&A

Q:飯後多久才可以開始練功?
A:空肚子練的效果當然是最好,尤其初學者盡量不要肚子飽飽的就練。但是,「平甩功」是一個平和的功法,練了一段時日有相當火候之後,就是吃飽了也可以練習,反而會幫助消化。平日練功掌握一個原則──有時間就練,隨時隨地都可練。

Q:「平甩功」與一般運動有什麼不同?
A:一般的運動,只運動到外在的筋骨與肌肉,不易深入五臟六腑。此外,運動時多半需要使力,全身肌肉緊繃,而非放鬆,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平甩功」練習時全身放鬆,因十指連心之理,很快就能氣達末梢;又因微蹲兩下,可使氣沉至腳底;再加上慣性的擺動,使氣血能夠回流五臟六腑,不但刺激到頭部,還能按摩臟腑,達到全身氣血暢通的作用。

Q:平甩的時候發現左右不平衡要怎麼辦?
A:左右如果有不平衡的問題,是「筋」與「骨」的問題,要用「心」協助有障礙的一邊,以強的去遷就比較弱的那邊。一般來講,每個人的左邊跟右邊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就是右腳比較笨,左腳比較靈活;有的人就是右手比較笨,左手比較靈活,大家差不多都有一點「半身不遂」。如果我們沒有鍛鍊,在功法上規律的去製造一個永恆的良性循環,它就會一直累積掛礙,到最後,就變成真正的半身不遂了!

痠痛麻癢脹 就在排毒

剛開始練習「平甩功」,可能會出現「痠、痛、麻、癢、脹」這五種排毒效應的感受,我們稱之為「五感」。

●「痠」:平甩時,在關節、腰部、頸部、背部、手或胳臂產生痠的現象,多是因為平時累積勞累的緣故。一個人若是長期過勞或緊張,會造成元氣受損,抗體也會相對 減弱。透過平甩,可以很快的把這種累積甩掉。

●「痛」:出現痛感,是因為累積太久,以致於某些部位已經全然不通或幾乎已經不通了。沒有鍛鍊的人,在一般循環下,每次氣血循環到那些不通的地方,就會自動躲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礙。「礙」有兩種現象,一種是身體的堵塞,一種是心理的掛礙。身體和心理的阻礙,必須相提並論來調整,才能更見其功。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功法加上持恆的練習,就經常會有力不從心的現象。

●「麻」:麻的現象有兩種,一種是在打通的過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礙的地方,因為氣不斷的去通它,所以產生了痠麻的感覺,這是可喜的現象,因為如果沒有去疏通這些有阻礙的地方,它就會堵住,堵到最後,就會變痛了。另外一種則是「麻木不仁」,意思就是每次氣經過某個地方,感覺好像那裡空了一塊,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經過,這種現象相當危險,因為氣血若是不能通過,就會變成瘀血,瘀血久了,就會腐壞,若碰到細菌感染,也容易變成「癌」。

●「癢」:甩手時感覺到「癢」,是因為氣到了!這種癢,是完全從裡面發展出來的癢,搔也搔不到癢處的癢,這是可喜的現象,表示功有練進去了。

●「脹」:脹的感覺通常出現在身體的末梢,這表示回流不夠好。身體若是不暢通,心就不暢通。身暢而後心暢,心暢而後身更暢,身心是相互輝映的。一般人身體出了毛病,很少能繼續保持心情愉快;情緒低落,也會造成生命力降低,抗體衰弱,免疫功能消失的現象。但是只要持恆的平甩,就可以改善回流欠佳的現象,使得身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