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基金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基金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fv大大的雙十策略

~銘大整理提供

1. 以月投資之10 倍為第一的十.
2.
投資報酬率達10% 為第二的十.
兩者條件均達到時一定贖回. 享受收益的樂趣. 及尋求下一次投資的機會.
以投資8 年每次獲利10%. 比較笨每期為15 個月計算
第一期投資150,000. 穫利10%15,000
第二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150,000 元獲利10%30,000
第三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300,000 元獲利10%45,000
第四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450,000 元獲利10%60,000
第五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600,000 元獲利10%75,000
第六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750,000 元獲利10%90,000
第七期投資150,000 元加前次投資900,000 元獲利10%105,000
1-7
期共投資1,050,000 元總穫利10% 應為105,000.
但採雙十策略共獲利..420,000(420,000=15,000+30,000+45,000+60,000+75,000+90,000+105,000)

意思為獲利出場後本金再投入

Ex:1. 第一個十為月投資金額的10, 如每月5,00010 倍就是5

每月1 萬十倍就是10.... 依此類推

2. 第二個十為投資報酬率10%..

3. 月投資金額10. 及投資報酬率達10%.. 一定贖回.. 先獲利入袋.....

單筆投資採10-15% 的獲利滿足點. 凡單一市場獲利10-15% 出場後.

若發現還有後市可期 . 採定期定額之雙十策略追市場 .. 以免掛一漏萬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台股:年底一萬點的目標仍然不變

作者:松樹 日期:2007/08/18 時間:16:42 發言順序:2153

to "新手boss":

>富蘭克林全球高價差.全球債券.富達歐小.(上3檔為b股)6月 買進。
霸陵東歐.環球天達.寶來台商50..以上為a股7月買進

可以先問一下你幾歲嗎?還有就是你的資金會不會有急用呢?

如果就標的而言,假如你是在50歲以下,這樣的配置在多頭年度是可能的(不論a、b股的情況,屬性則偏積極),以目前股災的情況下,先前沒賣的,現在已經不需要賣了大多數市場全都掉在合理價位下方,不以受災戶的情緒來看, 現在是「買點」而不是「賣點」,到處都有便宜又大碗的好標的可以買,但當受災戶的心情就比較沉重…

受災一次已經夠嚴重了,如果在這個時候還把手上的標的用不合理的低價賣出,那就會永劫不復了…

針對你的標的:

歐股:6月以來跌多少,以後就會漲多少回去,目前歐股是全球最便宜的標的,老闆一定是跳樓了…

台股:年底一萬點的目標仍然不變,原因之前我有算過,年初7800,企業獲利預估成長3成,合理價位10140上下,這點我還是很堅持…(沒上萬點我脫大同寶寶的褲子跑客廳)

全球其他:回到股災前的價格應該沒問題,但能再高多少則需觀察今年歐、亞洲的成長狀況,全球股票型基金要看美國多些。

債券:全球債的價格會回到股災前,但不致於有去年的美景,長期就不用管他

至於我有沒有打給客戶…還蠻慚愧的,從版上就可以發現上個星期以來我都一直是打電話叫客戶向下加碼,但股市還是一直跌…雖然認定市場會回來,但大跌三百點那兩天我的臉色青筍筍的(我同事還問我是不是那個來…>"<)

我游泳圈都已經準備好,要去跳碧潭了…(當然是颱風後的事情)

最近有不少投顧的通路私下跟我說,最近很多理專出國企了…沒人帶我企…

雖然資產配置可以減輕客戶資產的損害情況,我的心情還是不好啊…少賠還是有賠到…可是不能心情不好就跟著崩潰,關係到很多錢耶,喝杯冰水、喘口氣還是要讓自已冷靜下來,不能敗在緊要的關頭。

大家還是要再咬牙一陣子,雖然fed降重貼現率,但目前影響市場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人性問題…,空軍可能還有最後一波清散戶,可選擇兩段式加碼,或九月初。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型男投資術 境外基金妥當啦

【經濟日報╱寶源投顧】 2007.07.29 03:49 am

雖然有人說「富過三代才懂吃穿」,然而隨著媒體傳播的發達,新時代男性對於時尚生活的品味早已大幅提升,無論衣著、配件、髮型、體態、飲食與休閒活動都愈來愈講究,當然,想當個時代「型男」,絕對不是刷爆信用卡裝酷擺闊而已,還要有足夠的財力才能讓自己真正成為又富、又酷的型男。

但要累積足夠的財力,除了靠專注本業,就是要靠投資理財,其實,投資理財不難,錢多錢少也不是重點,唯有下定決心行動才是關鍵,例如愈來愈受歡迎的境外基金投資就是忙碌本業的型男們的絕佳投資工具,只要掌握趨勢向上的市場,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的選股,比起股市裡頭的短線殺進殺出,更有機會在中長期累積財富。

英商寶源投資便指出,隨著利率長期位於低檔,銀行存款較無法有效發揮資產增值的效果,因此,有些男性可能習慣以投資股票的方式來進行理財,即使可能出現短期獲利,但常因沒有時間照顧手中股票而招致虧損,若能以透過投資共同基金的方式,同時分散布局股票和債券,並且依據不同的人生階段來調整投資比重將可輕鬆做好個人投資規劃

舉例而言,台灣股市從1988年至今經歷了1989年經濟泡沫破裂、1995年墨西哥金融風暴與海峽飛彈試射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0年初科技泡沬破裂等諸多利空的洗禮後,台灣股價指數近期又再度重回七年來的高點,但投資焦點卻輪動得相當迅速,很多新的飆股名字過去聽都沒聽過,因此,經歷這近20年的上沖下洗和產業輪動,只投資台灣股市最終還能夠獲利其實並不容易。

不過,如果把只佔全球股市權值1%的台股投資,擴大成一個包含全球股債市的投資組合,則將有較佳的機會降低風險並創造良好增值,關鍵在於充份利用股、債市之間不同的相關性。例如現在景氣開始復甦,除了投資新興亞洲、拉丁美洲這種積極型的市場以外,具有債券信用評等調升題材還有較高殖利率水準的亞洲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就成了分散投資風險的良好選擇

實務上,英商寶源投顧建議男性朋友們現階段不妨參考簡單的「100法則」,也就是您目前股票投資占總資產的比率應當是100減去你的年齡,這代表如果您現在30歲,股票基金投資應占70%,剩下的30%可以以債券基金和現金持有;隨著年齡逐漸增加,股票基金部位也隨之降低。

此外,新手不妨以環球股票型基金當作基本款,然後再依能力許可逐漸增加具有長期盤升特質(例如美國或歐洲小型公司股票型基金),或者長期展望看佳的股市(例如新興亞洲與拉丁美洲股票)逢低布局,並且適度於景氣循環高點減碼,同時分散投資於債券類型基金,將可輕鬆達成分散區域別以及股債均衡的目標,長期下來也有較佳的機會成為最後的投資贏家。

十大飆股基金

萬寶投資週刊 第 718 期 2007.07.27 出刊 作者:游麗玉

台灣的散戶真的愈來愈聰明了,自己不敢追飆股,甘脆追飆股基金!

台股熱 台股基金更熱

5月底國內股票基金有175檔,基金規模是2868億元;到了6月底基金增至176檔,但規模變成3446億元,單月大幅暴增578億元;而7月呢?根據各投信熱門基金SIZE少則增加3、4成,多則增加6倍,輔以各銀行理專詢問台股基金電話接到手軟的情況推估,本月國內股票型基金將一舉超越4000億元大關!怪不得連投信投顧公會都打算趁此波行情調高銀行通路手續費。

有一個數字更能佐證基金的熱賣。

5月底OTC的成交量是253億元,6月底跳到465億元,至7月24日暴增至876億元,這不只是OTC的歷史天量,也是台股當年低潮期日成交量的2倍! OTC的量是從哪裡蹦出來的?答案就是基金買盤!

投資人從本刊整理的前10大飆股基金持股資料中就可發現,這些基金6月底的前5大持股中,少則3檔、多則5檔都是上櫃股票,如伍豐、中美晶、合晶均堪稱代表。各基金為了拚績效,紛紛精選上櫃的中小型股,而散戶的錢又一波波湧進各投信,投信為了儘快替新申購者創造績效,又跑去買OTC股票,OTC成交量也就愈滾愈大。

散戶變聰明 不敢追飆股換追飆股基金

台灣的散戶真的愈來愈聰明了,自己不敢追飆股,乾脆追飆股基金!

重壓創意、伍豐、燿華、中美晶的「國際第一」,今年迄7月19日操作績效高達59.98%,果然奪下國內股票型基金的「第一」。該基金6月底的規模才5.74億元,在投資人熱情搶購下,本月以來暴增6倍至40億元,只好宣布停賣,去年還風雨飄搖的國際投信顯然已重新站穩!而今年以來報酬率逾48.33%的「華南永昌前瞻科技」6月底規模才2.93億元,日前也飛增至10億元,該投信因此對8月將開募的「愛台灣基金」更信心滿滿,預計募集60億元。

看好IC設計、節能概念而壓寶茂達、合晶、中美晶、鴻準、立錡等股的「富鼎半導體」,迄7月19日也以49.59%的報酬居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績效第6名。該基金規模也從6月底的5.39億元倍增至10億元。

元大規模、績效雙重大贏家

旗下基金品牌眾多的元大投信,更是績效與規模的雙重大贏家。由研究資歷已近9年的江品鋒基金經理人操盤的「元大店頭」與「元大多福」,今年迄7月19日各以55.46%與51.3%的報酬,在176檔國內股票型基金居第2名與第5名,相當傑出。

元大店頭在5月底的規模為32.95億元,元大多福為43.04億元,在一群敏銳的基金中實戶快速歸隊下,SIZE暴增,元大投信囿於「基金操作最適規模」的考量於6月底緊急宣布單筆申購額度控管,創國內股票型基金首見!

不過店頭在6月底規模還是到達57.98億元,多福更倍增至95.19億元。因此本月以來該熱門基金規模增幅相對有限,不過該投信因15週年慶近日已重新宣布開放申購至月底。

5日內不能反向操作 新光操出好績效

新光投信今年以來績效擠進前十大的基金就有「新光店頭」與「新光台灣富貴」,報酬率迄7月19日分別為54.61%與49.51%,分別是第4名與第7名,表現優異。

而「新光國家建設」以18.51%、「新光店頭」以18.16%、「新光創新科技」以18.05%進榜一個月的前十大,也擊敗大盤相對8.19%的漲幅。其中由明星操盤人呂大偉操作的3檔基金,店頭規模由6月底的6.71億元增至30億元左右,新光國建由5.56億元增至10億,新光創新科技由10.79億元增至22億元,而由李文宗操作的新光台灣富貴亦由11.27億元增至20億元,該投信整體短、中線績效均堪稱相當強勢。被問到該投信優異的選股與操作策略時,領軍該投信研究部的鄒正杰經理表示,該公司內控非常嚴謹,一律採用電腦下單,並由交易室執行,而且為了避免一般投信常見的基金經理人情緒性追高殺低的衝動,「5日內不能反向操作」,他特別強調。

此外對於投資組合中的持股,研究員不僅要每週持續follow以掌握各公司最新動態,而且台股經常是「一波一主流」,對於相對冷門的產業如今年的手機和中概,也要去call,如此在盤勢族群轉換時,才能迅速掌握個股的fundamental,不至於一旦冷門股漲起來,經理人就亂追。「法人這種團隊作戰的優勢與投入,是一般投資人單打獨鬥很難辦到的」,鄒經理如此表示。

而建弘旗下同由朱俊儒操盤的福王與小型精選基金則在近一個月異軍突起,分別奪下第3與第4名,看好大者恆大與併購的趨勢及全球暖化節能商機與生技前景,兩檔基金均重壓建漢、鴻準、廣宇、懷特與合勤,頗有鴻海概念基金之姿。

基金花木蘭 張巧瑩

今年以來操作績效達55.32%、居第3名,且近一個月以來操作績效達20.95%、居第2名的「華頓典範科技」,6月底規模僅16.43億元,近期每日大量湧進4、5億元資金,規模水位已飛增至40億元。

筆者當年擔任第一代投信-公元寶來投信基金經理人時期競爭已相當激烈,而張巧瑩去年12月才接手華頓典範科技,在170多檔基金、以男性稱霸的經理人中表現更顯突出,堪稱「基金界的花木蘭」。張巧瑩本波重壓晶電、璨圓、元太、群創與智原,創造了傲人的成績。

其後續仍看好IC設計,但特別是消費性IC及電源IC,另外在NB背光源及照明應用起步之LED相關類股也是看好標的。

被問到現在投資人如果還想買基金,該如何挑選?

張巧瑩表示,台股資金動能充沛,中小型類股開始活蹦亂跳,若可以承擔較高風險的投資人,不妨選擇科技類型或是中小型基金介入;若保守穩健型的投資人,則可以挑選均衡布局傳產與科技類型基金。不過台股愈來愈逼近萬點,她建議投資人還是要有風險意識。

你的台股基金及格嗎?


萬寶投資週刊 第 718 期 2007.07.27 出刊 作者:游麗玉

你把錢交給所謂「專家」是有期望值的,最低的期望是它至少要能贏過大盤。

你曉得國內有幾家投信嗎?答案是「44家」。

你知道44家投信迄今共發行多少檔國內股票型基金嗎?答案是「176檔」。 你以為把錢交給投信買基金,就可以從此高枕無憂等著獲利了嗎?答案恐怕是「不一定」。

去年底加權指數收在7823.72點,今年統計至7月19日收盤為9473.31點,等於大盤漲幅為21.08%。當然有許多基金今年以來操作績效都相當亮麗,甚至績效第一名的報酬率還超越60%,但是有第一名,就會有最後一名;有十大飆股基金,就相對會有十大吊車尾基金。

你肯定不希望買到吊車尾基金,更精確的說,你把錢交給所謂「專家」是有期望值的,而最低的期望是它至少要能贏過大盤。因此如果以大盤做benchmark,輸給大盤就算不及格;那麼你買的台股基金及格嗎?

90%贏過大盤 10%輸給大盤

若以去年底以前成立的共174檔基金做今年以來的績效比較,很令人欣慰的共有157檔基金表現超越大盤,占九成以上;不過令人遺憾的,也有17檔基金輸給了大盤,也占了一成。

而其中前10檔基金又分別為凱基藍海報酬率僅5.52%、新光摩天6.89%、台新台新9.35%、建弘電子14.7%、德信大發17.39%、聯邦台灣創新18.27%、友邦巨人18.33%、富達台灣成長19.41%、保德信金滿意19.48%、景順潛力19.64%。

中立策略型基金 避險反抵銷漲幅

凱基藍海策略為何今年以來操作績效遠低於大盤?根據凱基投信表示,藍海策略成立於95年6月,其定位是一檔「策略型基金」,與一般純股票型基金不同,其有一定比例以內的部位需作期貨避險,是屬於市場中立策略型的股票基金。

在國外有很多這種有避險設計的基金,但國內似乎水土不服,當時與其同型態的群益葛萊美、群益奧斯卡及復華全方位已紛紛改型。

而凱基藍海策略成立後指數波幅不大,且該基金初期期貨部分操作又失利,導致淨值一度掉到8.7元附近,績效還達到-13%,不過該基金這半年來不斷調整參數內容,且在5月重新更換基金經理人後,績效也快步趕上,雖然由於避險仍會抵銷掉股票部分漲幅,但至7月24日已回到10.74元。

不過諷刺的是,績效上來了,投資人一看好不容易回到面額10元以上,卻開始贖回,規模反而從6月底5.39億元掉到4億多,與其他股票型基金熱賣的境遇大不同。
貼近大摩指數的基金績效落後

頗令人訝異的,是以績效操作良好著稱的新光投信,也有一檔「新光摩天」迄7月19日報酬僅6.89%,與名字雄壯氣勢完全不符。

據新光投信表示,該檔基金是鎖定MSCI大型成份股為持股標的,因此其benchmark是以大摩指數為主,但個股投資權數則不必完全模仿、可調整。而該指數成立日為89年4月8日,即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成立,指數約在10000點的位置。該基金成立7年多來,此期間台股大摩指數的報酬還是負3.15%,但該基金透過持股配置,報酬已轉正數1.1%。

至於其他報酬率落後的基金,也有不少是因為前明星基金經理人被挖角後產生的空城效應,因此投資人對基金經理人變動後的績效也應予以關注。

台股一波一主流 了解手上基金定位

新光投信主管表示,台股指數大漲,投資人當然會希望所買的台股基金都大漲,但投信為了健全發展,基金產品的設計還是會朝多元化發展,以避免系統性的風險。因此往往一個投信公司科技型、中小型、傳產型、權值型都會有,而台股往往是一波一主流,投資人如果能積極了解自己「基金的投資定位」,再透過定期定額與單筆申購的搭配,應更能享受台股上漲的利潤。

基金投資秘訣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小叮嚀

「投資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精確掌握市場往上或是往下。」很少有人能夠真正低買高賣,賺進整個波段,大部分的人都是追高殺低,成了穩定股市的一群。

定時定額為主 單筆為輔

如果你對單筆投資還沒有信心,那麼,定時定額投資的報酬率,是很好的進場指標,你甚至可以遵循「沒有定時定額,就不做單筆投資」的原則,以定時定額為主,單筆投資為輔,架構你的投資組合。

進場時:定時定額先買 再進單筆

單筆投資一個市場之前,先作定時定額投資,可以幫助你判斷何時適合進場,也可以分散風險。舉例來說,當定時定額的帳面報酬一下從10%,突然漲到50%時,你就會知道,這時候的股票市場,已經處在相對高點,這時候不宜再進場,甚至要考慮賣出了。

相反的,如果收到月對帳單,發現定時定額的基金報酬忽然暴跌了50%,股市也呈現量縮價跌。不用難過!這時候,反而是單筆進場的絕佳時點。因為,當基金報酬狂跌,市場又呈現量縮價跌的狀況,顯示市場很可能已經跌到谷底,這時候就適合以單筆的方式進場,承接之後的上漲行情。

獲利時:先贖單筆 再贖定時定額

除了先做定時定額投資,再以單筆進場,分散進場風險外,如果投資達到理想的目標報酬,需要出場,可以先分批贖回單筆投資的基金,之後,再贖回定時定額投資的基金。

這樣操作有什麼好處?好處是不用擔心基金贖回後,市場還是一路向上,就錯過了後面的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