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投資大師呂宗耀,45歲豁然開展人生寬度

撰文 / 陳怡君

從大企業到個體戶,從安定到不確定的環境,縱橫股市十餘年的投資專家呂宗耀,以獨樹一幟的田野調查,樹立自己在投資界的地位。從大企業出走三年多來,呂宗耀反而更清楚人生方向,更懂得去操盤自己的未來。

45歲前,呂宗耀以為自己可以在國泰人壽工作到退休;45歲以後,他才領悟到自己的方向。坐了20年辦公室,現在的他卻是一刻也坐不住,滿腦子所想都是跑到第一線拜訪企業。
  曾經崇尚安定如公務員般的生活,卻在年屆中年時,放棄大企業的高薪與頭銜,是什麼樣的勇氣與信念讓呂宗耀無懼地離開,開創獨特的人生?
  

背水一戰從大企業出走
   1987年,國泰人壽集結第一批股票分析人才,成立日後的國壽投資部。當時年僅33歲,卻已在國壽會計部、主計部、企劃部歷練過的呂宗耀,被時任常務董事的蔡宏圖欽點為「黃埔一期」的元老,負責國內外股票、債券、幣別的投資,投資部位高達千億資金。
   直到1997年,呂宗耀被調往新成立的綜合企劃室,負責收購東南亞的保險公司,並籌設投顧、投信,11年的操盤手生涯就此劃下句點。
  過去呂宗耀站在前線,可以實際感受到經濟脈動,與部門裡50多個人無所不談,好不熱鬧。忽然間調到僅有六個人、封閉的研究單位,落差之大讓呂宗耀難以適應。從「戰將」變成「參謀」,也讓呂宗耀遠離了他所熱愛的證券投資。
   這一年裡,他必須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心情抑鬱難伸。
  呂宗耀開始思索離開的可性,卻不知自己是否能在外面生存。
  當時呂宗耀在國壽內部,雖是個響叮噹的人物,對外卻不為人所熟知,也沒有人脈。他解釋,當時公司嚴格要求,負責財務操作不能對外應酬,也不能透露買賣股票動向,自然不鼓勵員工與外面接觸;「在完全封閉的情形下,我以45歲年紀要離開,對我人生是很大考驗。」
   一方面隨著年齡加大,他擔心自己對市場的敏感度不再,價值曲線也開始下墜。另一方面,當時部門裡的年輕夥伴們,提議共組一個團隊跟外面接洽,他終於在掙扎了一年後,決定離開服務近20年的大企業。
   出走需要勇氣,有時也得經歷波折。
  呂宗耀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出走,卻面臨國壽的封殺。當時大多數銀行都承接國壽大量存款,「我到哪個地方,那裡的存款就要面臨被國壽抽回的風險。」最後,只有大眾金融集團陳建平,因為惜才而收留他,不惜讓國壽抽走百億存款。也因為這份知遇之恩,呂宗耀許諾大眾集團,這是他待的最後一個組織,即使日後離開大眾,他也不會再進入任何一家企業。是感謝,也是想忠於自己。
  

出走讓他找到自己的特色
  45歲那一年的掙扎與失眠,讓呂宗耀找出自己的特色與利基點。
  在國壽那段期間,他發現台灣第一代創業家的年紀,多在4、50歲左右,與自己年齡相仿,對談起來很有話可講;與呂宗耀年紀相當的同行們,多半升到部門主管,成天有開不完的會,很難不眠不休在第一線拜訪公司。
  於是,他試著師法彼得林區(Peter Lynch)。彼得林區的投資特色在於草根(田野)調查(Kick the Tire,踢輪胎),從已知的事實出發,藉由走訪第一線徹底了解一家公司,投資標的偏好具成長與價值的公司,看的是長期營運與企業主的理念,而不在乎市場的時機。
  呂宗耀就以「田野調查」方式,三年多來不斷親身走訪最具生命力的台灣中小企業,成為獨樹一幟的投資分析大師。當其他分析師只熱中在電子業尋寶,他卻不斷發掘出讓市場為之振奮的新企業。
  「不眠不休在第一線拜訪公司,不斷發現新的、有能量的好公司,這種興奮是讓我一直走下去的動力。」
  

不做籠中鳥要展翅高飛
  不過,他的職志卻面臨到組織的限制。進入大眾集團第二年他省悟到,以他坦直的個性,以及田野式的走訪企業,「我沒辦法參加太多餘的開會,繁瑣的行政業務討論和爭取資本家對你的支持,這些都不是我要的,」他說。
  他的與眾不同,從對職位的要求就可略知一二。
  元大證券集團董事長馬志玲曾找呂宗耀去當總經理,他考慮了三天說:「可以,但我要當執行副總。」對方愣住了,直呼天底下哪有這麼奇怪的事情,「不當總經理,要當副的?」呂宗耀想通了:「我如果接受總經理的位置,就有成天開不完的會,這豈不是跟我當初決定離開國壽,重返第一線的精神違背了?」
  「我要活在技術的世界裡,而不是組織的權力裡。」他認為,大眾的規模雖比國壽小,但還是一個組織;當呂宗耀知道無法說服自己融入組織權力的運作後,今年10月他選擇離開大眾金融集團。
  不同於三年前的惶恐與不知所措,這次他已事先佈好單飛的棋局。呂宗耀找到八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組研究團隊,他在大眾工作三年所得,一毛也沒花過,他要用這筆資金,讓團隊在未來兩三年內,無後顧之憂地培養實力。甚至早在一年前就買下位於內湖的房子,當作未來的辦公室。
  

培養實力伺機掠奪
  48歲的年紀出走,外界很好奇呂宗耀所組的八人團隊,未來前景如何。尤其這是一個沒有公司名稱,也沒有business model的團體。
  呂宗耀認為,他們的研究報告若是透徹與精準,自然能賺錢。「再說,看到好的標的,自己也可以下去投資。」不想以公司名稱與頭銜束縛能量的累積,呂宗耀決定給團隊兩三年的時間,讓這批年輕人在沒有雜務與組織權力干擾下培養實力。
  對這樣前所未有的嚐試,習慣從大環境結構分析的呂宗耀分析道:「我們都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掠奪』。」
   他從WTO的角度出發,「WTO通過後,已經沒所謂的『搶佔先機』,只有『實力掠奪』,最典型的例子如:NIKE從來沒作過高爾夫球,但是當他的高爾夫球在市場一開打時,他的佔有率就是12%,這就是掠奪的實力。」
  八人研究團隊沒有組織的型態,純粹是共識的組合,「但我們的焦點很清楚,就是拜訪經營者與生產線。」這兩件事是呂宗耀和團隊成員每天固定的工作內容,也是他們在市場培養掠奪實力的開始。一畢業就跟著呂宗耀的張獻祥表示,未來各種可能都有,也許團隊成員會各奔前程,也許外包,也許會依附在某個組織底下。
   「資本主義就是活在貪婪恐懼中,哪天貪婪端來臨時,我們不需要擔心『搶佔先機』,只是『實力』夠不夠,」呂宗耀說。
  

學習與伙伴成就人生的寬度
   在一次出國旅行途中,隨團的一名大二女學生看不慣呂宗耀一路上總是抱著書不放,忍不住告訴他不要玩得這麼嚴肅,要享受生命,還送他一句話:「人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掌握生命的寬度。」
   那一刻,呂宗耀就像「頓悟」一樣。他沒想到一個20出頭的女孩講出那麼富哲理的話,此後這句話成為他的信念。
  在工作上,實地走訪公司,把台灣走透透,就是加大他的人生寬度。
   他說:「今天在南部看到的是作高爾夫球頭的公司,回到北部有作機殼的,在中部有作碳粉的,這種人生多樣化內容的充實,不是金錢買得到的。」「和第一代創業家對談,裡頭有太多有趣的故事。」接受創業家們的「灌頂」,常使呂宗耀興奮不已。
   他所帶領的八人團隊,也是他擴大生命寬度的能量源頭。
  譬如不懂wireless(無線通訊)的呂宗耀,就得跟年輕成員求救,大家互相增強在各領域的強度;旗下大弟子張獻祥喜歡逛書店、吸收新知能力快,一星期閱讀六本書是家常便飯,看完後跟呂宗耀分享,可省去他不少時間。
  到現在還是不會使用電腦的呂宗耀,一點也不以為忤。因為他寧可把學習的時間拿來思考如何跟經營者對談。「我把這項學習的能量找了左右手,也就是這八人團隊。」
  張獻祥指出,「總監(呂宗耀)常說,我們是個互相補強的團隊,發表的東西是我們共同的結晶。」
  

敏銳度異於他人喜從生活中取樣
  呂宗耀雖謙稱只有年紀贏過這批年輕人,但他的敏感度卻是年輕人學不來的。張獻祥指出,呂宗耀懂得用市場語言讓大眾聽懂,因為投資是一個簡單模式,不是經營企業或研究計劃,必須讓所有投資人都能了解。
  呂宗耀就曾舉鈴木一郎的故事,解釋利基點的重要性。他說明,過去亞洲選手到美國職棒都只能當投手,而鈴木一郎卻是打擊者,還可以一直擊出安打,因為他懂得發揮他的特殊處—速度、盜壘、短打,成就他的利基點。
  呂宗耀會用圍棋比喻企業謀略的重要性,會要求張獻祥去看哈利波特,因為他想知道哈利波特為什麼可以從英國為起點,紅遍整個地球。
  或許他沒打過棒球、下過圍棋、看過哈利波特,但他喜歡從一般人生活中得到另一番體認。
  呂宗耀逼自己多方閱讀,從專業財經雜誌到八卦、時尚雜誌都看。「我是在找線索,不是在看花邊新聞,人家看書是很輕鬆的,我是有目的的。」前陣子,他發現大學生開始捨NIKE而穿PUMA球鞋,而遠在歐洲的股市行情也有所反映,這也讓他知道年輕人的口味是難以捉摸的,過往的思考架構及生活經驗,已被完全顛覆。
  昔日子弟兵讀過他專欄後,都驚訝地發現:從文章中看不出從前的呂宗耀,他已是完全變了個樣。「因為這三年,被將近六、七百位優秀經營者灌頂,為了去拜訪,我必須看很多書籍,才有辦法跟經營者不斷對談。」一次的拜訪,也許事前要準備一個禮拜。不斷的灌頂、吸收,成了他走下去的原動力。
  隨時都在學習的呂宗耀笑說:「再過兩三個月,我又會不一樣。」
  

寧靜致遠視野更清楚
  「在過去11年的操盤裡,我是沒有靜、也沒有遠。這三年來我學會寧靜致遠,哪塊餅不是我的就不要取,只取我能夠取的;桌上有五杯茶,我只喝自己這杯。」
  對呂宗耀來說,能夠取的餅就是持續拜訪公司,找尋具競爭力的公司,「我現在只注意台灣的上市上櫃公司,還有『準』上市上櫃公司,我的焦點很清楚。」
   他稱自己是Local(本土)型人物,不會好高騖遠,所以不會到海外投資。他能夠做的就是在台灣從南到北走透透,挖掘最具生命力的中小企業。
   永遠樂觀,才能對時刻變動的社會現象做觀察。他解釋,「誰會觀察到低腰牛仔褲為什麼曾經賣到缺貨?這告訴我們:創作者懂得在不景氣中,鎖定年輕的焦點。」他認為,要是成天懷憂喪志,只會阻礙視野。
   樂觀,才能在不景氣中,看到新興的趨勢,也才可以在能力範圍,掠奪可以掠奪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