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本益比至少要十八倍才合理

今周刊 vol.559, Thu, 06 Sep, 2007
口述:丁予嘉 整理:盧燕俐

  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全球主要股市應聲倒地,台股也無法倖免於難,但是綜觀美國、中國等主要經濟體,以及台灣本身的經濟體質,自七月底以來的急殺其實是自己嚇自己,有基本面支撐的台股,十四倍的本益比仍屬偏低。

  "台股自七月底開始急殺,一度來到七九八七點,面對上沖下洗的行情,很多投資人哀聲連連,也開始對台股失去信心。我認為,從全球經濟面來解讀,這樣的擔心是過度的,台股仍有強勁的基本面支撐,挑戰萬點以上,是遲早的事。

  -股災後 美國、新興市場後市不看淡

  先來看看變數之一的美股。這次全球股災的禍首就是美股,受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美股連番重挫,國內投資人也直接聯想到,台灣金融股獲利可能受到侵蝕,後市不佳。

  然而,根據我觀察,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對台灣金融業的影響有限,因為依照法規,壽險業投資海外結構性金融商品,只能占整體海外投資金額的五%,況且,因為業者們對海外金融商品的熟悉度不夠,多以信評等級A級以上的組合商品為優先考量,買到地雷標的的機率不高。

  外加今年上半年股市大好,各壽險公司多半已大賺一筆投資利得,就算認列次級房貸損失,總結下來獲利仍是亮眼。因此,與其說金融業獲利堪憂,不如說,是台灣投資人信心不足,自己在嚇自己。

  從美國剛公布的幾項企業獲利與零售數字來看,我認為,美國下半年的經濟成長率會優於上半年,通貨膨脹的機率降低,雖然整體成長率不令人驚豔,但還在水平之上。

  美國狀況不差,再看看新興市場對台股的影響。俄羅斯的本益比只有十倍,是所有新興國家股市中最低的,經濟成長率則維持在六至八%;泰國也一樣,儘管曾發生過軍事政變引發國內動盪,但成長率也有五至六%的水準;香港更是交出一一至一二%高成長率的成績單,更別說一直被經濟學家憂心"即將泡沫化"的中國,今年第二季的成長率也高達一一.三九%。

  中國的本益比高達四十倍,股價淨值比四.九倍,是所有新興市場中最高的。在這些數字的背後,當然有強勁的基本面支撐,預估全中國上市櫃公司今年的獲利成長率會達到一九%,明年中國將舉辦奧運,眼看二○一○年還有世博會,中國處處充滿商機,到目前為止,我不認為中國有太大的經濟風險,也還不算泡沫化。

  -支撐強 經濟持續成長 本益比偏低

  既然美國、新興市場經濟表現都不錯,對台股的殺傷力就會大幅降低。再回過頭來看台灣本身的經濟情況,由於國際景氣持續擴張,帶動台灣出口產業暢旺,內需及製造業生產也都強勁成長。就連民間消費也有起色,維持在一.五%至二.五%的成長率之間,比起二○○○年、二○○一年時的負成長,實在進步很多。

  預估台灣今年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為四.三%,比去年的三.六%還好,在企業獲利方面,也是成績斐然。今年整體上市櫃公司的獲利,亦比去年成長二成,目前台股的股價淨值比只有二倍,是全世界最低,也比二○○○年時的三.三倍還便宜太多。

  因此,在外資眼中,台股相當物美價廉,即使漲到萬點,股價淨值比也不過二.二倍,本益比也才十四倍,台股的多頭列車才剛啟動。我估算,十八倍的本益比仍屬合理。試問:投資人現在不進場,更待何時?

  - 看變數 油價後勢走跌機率大

  影響台股後市的最大變數,首推油價。今年以來,油價漲勢凶猛,一度來到每桶七十八 .七七美元的價位,連民生都大受影響。過去,石油價格每四年有一次大循環,但這次已連續漲五年,讓不少專家跌破眼鏡。

  坦白說,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我都覺得油價已經超漲。就需求面來看,這幾年用油量大增的新興國家,接下來經濟成長創高峰的機率不高,用油量也會從高點銳減。

  在供給量方面,全球一直在開發新油源,並且,替代能源也方興未艾,就算目前供需吃緊,但也不至於油能耗竭。所以我認為,油價已處高檔,後續走跌的機率非常高。只要油價不再攀高,台股的漲勢就不易受挫

  這陣子,不少投資界先進喊出"台股本益比二十倍才合理"的口號,在我看來有些過度樂觀。因為這幾年政府行政效率不彰,許多重大財政、經濟政策無法徹底落實,正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所說:"Taiwan Discount"二十倍的本益比必須打些折扣,十八倍才算合理。

  對投資人來說,這次是難得一見的大行情,也是財富重分配的好時機,若能選對個股,將能獲利豐碩;若是不會選股,投資台股基金,請專業經理人代操,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